牧場如茵、青稞累累、草豐羊肥……8月的雪域高原,分外迷人。
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定日縣克瑪鄉(xiāng)幫布村,42歲的貧困戶貢嘎拿到了第二次分紅1200元。去年,他把家里的100多只綿羊入股到村合作社后,外出打工,半年收入4.2萬元。“打工仔”“合作社股東”的雙重身份,讓他收入多元化。
在西藏,越來越多像貢嘎這樣的農牧民走向小康。
生活改變 “藏族母親”換笑顏
58歲的次卓嘎沒了往年的忙碌,她把大部分土地通過流轉形式租出去,讓自己有更多時間照顧老母親。
“過去致富門路少,全家就靠著27畝耕地,丈夫去世后,根本忙不過來。”她說,現(xiàn)在家里的18畝土地流轉到米林縣盛世水果標準化種植基地,年收入近2萬元。
盛世水果標準化種植基地是當?shù)刂匾鲐氻椖?,采?ldquo;基地+村集體+農戶”的發(fā)展模式,租用當?shù)剞r村土地,在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同時,還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就業(yè)崗位。
農閑時,次卓嘎去家門口的基地務工,每天收入140元。家里還有生態(tài)崗位補助和邊民補貼,兩項政策性收入每年有2萬多元。
“房子是政府新建的,兩個孩子上學享受教育‘三包’政策,生活不像過去那樣操勞了。”她說。
山南市錯那縣麻麻村婦女嘎央有同樣感受。母親去世后,她獨自生活,加上身體有疾病,很孤苦。如今,她從木房搬進了100多平方米的磚石房,結對幫扶對象時常送來糧油米面,幫忙打掃衛(wèi)生。
嘎央說,現(xiàn)在她不僅有養(yǎng)老保險金、殘疾人補貼和低保金,每年還有村集體經濟的產業(yè)分紅和國家的邊民補貼,定期還會有醫(yī)生上門看病。
身份轉變 拓展全新致富路
在那曲、阿里、日喀則等高寒牧區(qū),曾經的純牧業(yè)村跳出傳統(tǒng)生產方式,走出新的脫貧致富路。
定日縣幫布村采取“村黨支部+牧戶+合作社+公司”運營模式,讓優(yōu)勢資源變資產、群眾變股東。今年年初,合作社共出欄1100只綿羊,收入63萬元,村里得到可觀分紅。
“合作社成立以來先后分紅兩次,我總共拿了22000元。另外,在這里打工每月還有3000元工資。”34歲的村民東次仁說。
“往年牧民家里100多只羊至少要兩個人放,四五月份繁殖羊羔時,全家人都要出動。成立合作社后,我們把全村3000多只牛羊分成了9個群組,解放出更多勞動力出去打工增收。”幫布村黨支部書記久美說。
近年來,西藏大力拓展青稞深加工領域,大大提高了青稞糧食產品附加值,還讓不少農牧民“變身”產業(yè)工人。
在拉薩市西藏藏緣青稞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工人們一片忙碌,他們中不少是來自達孜區(qū)的搬遷戶。
54歲的扎西說:“種了一輩子青稞,以前基本留著自家用,現(xiàn)在我們每年高于市場價賣給公司。我還在生產線負責加工青稞酒,每月工資有4500元。”
觀念嬗變 催生內力奔小康
近年來,在多項政策措施助推下,雪域高原基層干部主動作為。技能培訓、以工代賑的推廣,為貧困戶樹立了脫貧致富信心。
在山南市扎囊縣吉汝鄉(xiāng)扎西林村,記者看到20多個婦女在閑置的村委會房屋內編織傳統(tǒng)女式圍裙——邦典。
村黨支部書記旺扎介紹:“合作社產品直接賣到拉薩的藏裝店,婦女在家門口就能掙錢。”2018年以來,合作社采用“黨支部+致富帶頭人+農牧民”模式,吸納18個貧困戶的20多名婦女為社員,每戶年增收2萬至5萬元。
西藏那曲市索縣亞拉鎮(zhèn)探索“公司+合作社+貧困戶”的產業(yè)扶貧模式,極大地調動貧困戶積極性。2017年把國家投資的300萬元投入諾爾邦工貿公司項目,帶動全鎮(zhèn)553戶、2411人穩(wěn)定脫貧。2019年以來,群眾4次分紅共計430多萬元。
“村民以前主要經濟來源靠蟲草,如今改變了靠天吃飯的觀念。”索縣縣委副書記羅瓊達表示。
“西藏各地基層重視扶貧同扶志、扶智相結合,逐步改變了百姓‘等、靠、要’的落后觀念。同時,勞務技能水平大幅提升,會干活、愿打工的村民越來越多,增收更加穩(wěn)定。”西藏自治區(qū)扶貧辦主任尹分水說。
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